首页 百科 正文

挖矿漫谈

2023-02-21 10:40:35 来源:刘教链 作者:刘教链 阅读:5987
   
“挖矿”(mining)这个词源自于比特币。在比特币中,挖矿有三重作用。但最为人们所知的,只是其对矿工的奖励。正是由于这种以偏概全的理解,以及有意无意的误导,“挖矿”这一概念被严重滥用和误用。本文试着

“挖矿”(mining)这个词源自于比特币。在比特币中,挖矿有三重作用。但最为人们所知的,只是其对矿工的奖励。正是由于这种以偏概全的理解,以及有意无意的误导,“挖矿”这一概念被严重滥用和误用。本文试着列举一些具体的案例,加以分析,明辨是非。


PoW挖矿:比特币


“挖矿”在比特币中有三重作用:

一、确定时间的方向。

二、产生新的区块。

三、让矿工获得区块奖励。


挖矿的具体数学过程此处不再展开,这在笔者的比特币原理课中都有讲解。这里稍微解释一下挖矿的三重作用:


一、确定时间的方向。挖矿是矿工耗费巨大电能,并且要花费相当长的现实世界时间才能找到一个合规解的物理和数学过程。时间的本质有三种,这个问题在这里也不详细展开了。时间本身并不是物理实在,我们只能通过数学证据(具体地,密码学证据)来证明能量的消耗,以此间接证明时间的先后顺序。这个问题非常关键,以至于中本聪白皮书引言之后第二小节写的就是时间问题,中本聪也曾把区块链叫做时间链。区块链是时间维度上单向不可逆的链表,这是区块链和普通链表结构最大的差别。这一层作用也是最隐秘的,几乎不为人所知晓和理解。


二、产生新的区块。挖矿的数学过程是从密码学上找到一个逆哈希运算的合规解,方法只能是暴力破解。本质上,比特币矿工们在使用我们这个星球最强大的计算力24小时不间断地在攻击比特币本身,却只能在规定时间内攻破一个弱得多的问题。每当有矿工成功破解这个弱问题的时候,他的攻击力就被比特币系统所俘获,铸造成一个新的区块,锁定区块内的交易数据,并让历史上所有区块(即整个区块链)抵抗篡改的保护又加强了一次。这一层作用,稍微了解一些技术,就能理解的差不多。


三、让矿工获得区块奖励。这个是最表面的作用了,也是最为人所熟知、为人所效仿的。只不过,即便是在这一层上,比特币的做法,和几乎所有的效仿者,都是截然相反的。比特币的区块奖励,其实是矿工自己写到区块里面的,并没有一个权威的中心去评定和发放这个奖励。而几乎所有的模仿者,若仔细剖析它们的所谓“挖矿”的实现方法,则几乎都是由一个权威的中心去评定和发放奖励的。因此,即便是仅仅抄袭和模仿奖励、激励这一点,也完全是照猫画虎,南辕北辙的了。


在比特币的整体设计中,挖矿的这三重作用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的,相互依赖,共同作用,不可分割。


PoW挖矿:狗狗币


狗狗币(Dogecoin)的挖矿是最接近比特币的系统之一。因为狗狗币是继承自莱特币(Litecoin),而莱特币又分叉自比特币。莱特币把比特币的挖矿算法从SHA-256改成了scrypt,狗狗币继承了这一算法。


由于狗狗币和比特币的不同主要不在于挖矿这个方面,而是在于货币政策等其他方面。这已经超出了本篇文章的主题,在此就不再展开。


PoS挖矿:以太坊


由于以太坊已经在2022年完成了大合并,从PoW(Proof-of-Work,工作量证明)升级成了PoS(Proof-of-Stake,质押证明),所以它不再和比特币的挖矿相像,而是更接近于deposit-yield(存款-收益)模型了。


PoS的优点就是它的缺点。不需要费电、费力挖矿了,更绿色环保了,产出新区块也更轻松了,但是这个区块也就不再是自证的了 —— 每一个PoS证明都需要依赖链的数据。那么在根上,我们就会陷入循环论证,到底是先相信区块,还是先相信链?我们会发现:要验证区块,需要先相信链;而要验证链,又需要先相信区块。


比特币挖矿和以太坊质押都是资本密集型业务。不同的是,比特币挖矿是消耗掉了巨额的资本,铸就了比特币;以太坊质押则对质押的资本几乎没有任何磨损,却凭空增发出以太坊奖励给这些资本作为利息。


流动性挖矿:Sushiswap


在2020年DeFi Summer中,Sushiswap靠着分叉Uniswap,率先发币,以及推出流动性挖矿(LP挖矿),一时之间抢占了Uniswap不少市场份额。


从这里开始,挖矿一词就脱离了链,没有了生成区块链这个作用,只留下了激励预期行为的作用,也就是上升到了激励层。所谓流动性挖矿,就是让用户把代表币对的流动性代币(LP token)锁仓到一个挖矿合约里,然后智能合约按照约定规则给用户奖励平台代币SUSHI。


这个东西如果完全通过链上的智能合约来实现,并且公开透明,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激励手段,达到某种预期目的(比如促进流动性的迁移)。


锁仓挖矿:Kraken SaaS, Lido, FIL, UST


再进一步就是不需要用户做事,只需要出钱(币),把币交给平台锁仓,就能按照约定源源不断地获取收益奖励了。这就是颇为流行的锁仓挖矿。


这样的模式,我们在Kraken的质押即服务(Staking-as-a-Service)中看到,在Lido的ETH质押服务中看到,在某些厂商推出的FIL (Filecoin)锁仓计划中看到,在爆雷的UST中看到,在很多交易所平台币锁仓生息中看到。


存入ETH,获得ETH利息。存入FIL,获得FIL利息。存入UST,获得UST利息(这个就是牛逼的巅峰之作,UST是个“稳定币”!!!)。


广义上讲,银行定期存款,按期支付利息,也是一种锁仓挖矿了。


锁仓挖矿几乎是庞氏骗局的重灾区。很多时候,你根本搞不清楚所谓平台拿了你锁在它那里的币,到底是去从事了合理的赚币操作,还是做了高风险的杠杆业务赚利差,甚至是拆东补西、纳新还旧。


带宽挖矿:玩客云


以玩客云为代表的通过吸引投机者赚取代币,从而拉动硬件盒子销售的模式,也不得不令人赞叹。况且,人人分享带宽和存储,形成P2P的内容加速网络,这个美好的场景也确实让人振奋。


只不过,在这个场景下,无法找到一种像比特币所用的哈希计算一样容易验证的工作量证明算法,来证明每个节点到底做出了多少贡献。玩客云的做法,便只能倒退到中心化的评估和奖励,从而,完全抹杀了分布式的意义,把整个模式重新变成了非法的金融运作。


卖盒子是中心化的。奖励代币也是中心化的。这就变成了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有三个要件:一曰非法性,二曰利诱性,三曰非特定人群参与。当大量玩家出于赚钱而不是消费的心态去高价购买玩客云的盒子,事情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手机挖矿:π


有一个多年以来被币圈主流鄙弃但是却孕育了庞大的狂热粉丝群体的“非主流”项目 —— π(Pi)。很多人说它是庞氏骗局,但其实并不是,参与者并不需要投钱,这也是该项目一直以来所标榜的。装个App,每天打开点一点(放放广告),就能“挖矿”,赚取代币,何乐而不为呢?如果能够邀请几个好友,还可以为挖矿加速。


项目像模像样地搞了什么发行曲线之类的,但是从来不见其所谓主网上线,也就完全没有流动性。目前来说,这个东西顶多算是一个中心化的“积分”。但是这个“积分”,也还没有任何实际用途。项目方一直在讲故事,却从不见落地。也许一落地,泡泡就破灭了吧。


整个设计妙就妙在,靠故事和想象忽悠了一群傻呵呵的人,天天打开App点广告,而移动广告收入的价格大家可以自行去Google查一下,然后简单推算一下日活,这些实打实的广告费可是都进了项目方的腰包,真像传说的那么大量用户的话,估计这些年下来也赚了几千万美刀了吧,哈哈。


不管怎么说,与发个代币上二级市场、用二级市场韭菜上头的热钱来补贴一级市场、中间项目方再顺手赚上一笔摩擦费用这种经典的web3套路比起来,手机挖矿的π,只是合法合理地利用韭菜的梦想赚点儿广告费,迄今都还没有上二级市场直接割韭菜,已经算是比较纯良的了。


交易挖矿:FCoin, x2y2, blur


一听交易挖矿这名字,肯定就是以交易为主营业务的地方要搞的事情。这交易所就有两类:一类是同质化代币交易所,另一类就是非同质化代币(NFT)交易市场。


同质化代币交易所就是我们俗称的交易所。比如币安、Coinbase这种。要说交易挖矿这事儿,最早的发明者可能不是FCoin,但是让交易挖矿火起来的,却是FCoin带的头。


交易,就送平台币。一时之间,引起无数套利者纷纷前往刷单。挖的代币卖掉,扣除交易手续费,肯定要有的赚,才会有人持续薅这个羊毛。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FCoin就扛不住平台币的价格了。死亡螺旋,迅速崩盘。


x2y2是一个想挑战NFT市场赛道老大opensea的新锐NFT交易市场。它也尝试过交易挖矿。显然这会导致大量的刷单。不过,做局者显然更加高明。收进来的交易手续费是实打实的ETH,奖励出去的却是凭空印出的平台币。刷单挖矿的人要“挖-提-卖”,肯定就是二级市场韭菜接盘。项目方在乎韭菜么?也许并没有那么在乎。项目方仅靠刷单者上贡的ETH就已经赚到手软了。这是平台和刷单者共谋的联合收割机,一起收割二级市场的典型案例。


最近给了opensea真正威胁的blur则采取了交易挖矿的变体 —— bid挖矿。x2y2的交易挖矿,问题显然在于,项目方只想着收割了,没想着解决问题。而blur确实在想解决NFT市场的最关键问题。这个问题是啥呢?流动性不足。怎么让流动性充足?加大深度。思考到这一层,其实答案就呼之欲出了。仅仅补贴交易,提高交易量,制造虚假繁荣,没用。要补贴出价(bid),做大市场深度,让想卖的人随时能出手,解决关键问题。不过,后面的套路还是一样的了,补贴的钱肯定不是平台独自扛下了,而是邀请广大二级市场的韭菜,一起为梦想窒息,一起接盘,承接一级市场挖矿者的卖盘。


跑步挖矿:StepN


曾经web3的典型代表作,跑步挖矿的成功产品,StepN。其实这个和玩客云是可以拿来类比的,因为都是把代币经济和实体工作(玩客云是盒子和带宽,StepN是跑步和锻炼)结合起来,都是用代币激励推动终端销售(玩客云是卖盒子,StepN是卖鞋子——虚拟的鞋子NFT)。


但是显然StepN比玩客云走的多了好几步!


首先,玩客云卖的是个硬件设备,StepN卖的是个数字的跑鞋NFT —— 虚拟装备!硬件设备一旦卖出去,卖家至少拥有了一定的控制权。但是这个跑鞋NFT,什么磨损啦、合成啦,规则其实全都还是中心化操纵的。玩家的睾丸,其实还是牢牢攥在项目方的手里。


其次,玩客云的设备运转起来是创造价值的,StepN的跑鞋跑起来却不创造任何价值。是的,这一点是两个经济系统最大的、最本质的区别。这一点是毋庸置疑、斩钉截铁的。价值,一个经济学词汇,特指人的行为对他人需求的满足。玩客云的盒子,被玩家运行起来,理论上是在为其他人贡献加速服务的。但是StepN的跑步,锻炼自己的身体,却只是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基本上不对他人需求产生什么贡献。也就是说,经济价值几乎为零。整个经济系统也就成了金融空转。


因此,如果说玩客云挖矿有非法集资嫌疑的话,StepN的跑步挖矿则在非法集资的基础上,进一步叠加了庞氏骗局(因为是金融空转),想象竞合就可能会涉嫌集资诈骗了。


小结


通过以上对市面上常见的各种“挖矿”场景做些简单的回顾,并追本溯源与比特币的“挖矿”相对照,我们就更容易一目了然地识破各种打着“挖矿”名义的设计和做局。


作为最为诱人的激励手段,可以相信以“挖矿”为名的各种模式还会层出不穷。当然,在DeFi领域也常常会看到它的别名yield或者APR,在NFT领域则有新的X-to-Earn的概念包装。这都是换汤不换药。


金融化的产品,或者类金融产品,都和金融产品一样,常常是蜜之砒霜。用心甄别,才能免受其害。不懂不投,尤其是不要被各种某某项目又有人暴富的市场宣传扰乱了心智,冲动上头,盲目参与。


要知道,参与项目的千千万,却只有一人暴富;小白去火中取栗,能成为这千万之一人的概率,恐怕比中500万彩票的概率还要低。毕竟,抽彩票的过程在概率上是平等的;而在这个市场,却严重不平等。

声明: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

更多 矿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