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情 正文

天堂连接地狱:比特币,能涨到50万美元/枚吗?

2021-03-15 14:33:54 来源:戎评 作者:戎评 阅读:4007 涉及币种: 比特币
   
老实讲,人人都想“暴富”。 但是戎评相信,瞅着上面这一串儿的“财富指南”,咱们大部分的人恐怕除了感叹“时运不济”之外,也就牢骚一下有钱的“TA”,都瞎了眼...


老实讲,人人都想“暴富”。

但是戎评相信,瞅着上面这一串儿的“财富指南”,咱们大部分的人恐怕除了感叹“时运不济”之外,也就牢骚一下有钱的“TA”,都瞎了眼...


这辈子,难不成就只能认命了?

大家伙儿心里怎么想,戎评不大清楚。

不过最近这两天,咱的文章后台留言中,却突然涌现出了一群的小伙伴踊跃发问,其话里话外,大有巧抓时代尾巴,一举改写短期发家“财富指南”的势头!

问题就一个:比特币,能涨到50万美元/枚吗?

从一个“悲伤”的故事讲起

在国内知识问答平台“某乎”上,有这样一个略显悲伤的故事

                      ——2011年12月21日,一个自称身份为“大三学生”的匿名用户,因为手头有6000元“闲钱”而不知道该怎么用,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于是到某乎上求大佬指点如何“钱生钱”。


不得不说,某乎的用户确实祖传的热情。


有建议他购买理财书籍充实自己的、有建议他梭哈炒股的、也有建议他先胡吃海喝一顿,再去买刮刮乐的...


对于那些各种长篇大论的表格数据暂且不表,在当日的回答中,有这样一则简短的建议,注定了这个平凡的提问下面,将充满不平凡的轨迹:

买比特币,保存好钱包文件,然后忘掉你有过6000元这回事。五年后再看看。

我们假设一下,如果那个“匿名大学生”,按照这份投资建议来的话,会怎么样?

2011年12月,当时正式诞生三年不到的比特币,刚刚历经了7月8日的泡沫破裂,在市场恐慌下,比特币的价格从7月初的29.6美元/枚,狂跌至2.05美元/枚。

按照当时1美元兑人民币6.35元计算。

“匿名大学生”的6000元人民币,可兑换美元944.9元,如果全部用来购买比特币的话,大致能够购得461枚。

比特币买好了,然后是“忘掉你有过6000元这回事。五年后再看看”。


2016年12月21日,比特币单枚成交价格834.28美元,“匿名大学生”所购461枚比特币,总价值约38万4603美元,按照当时汇率6.95计算,约合人民币267万2991元。

五年时间,从6000元本金爆翻至267万2991元,“匿名大学生”回报收益率,已经达到445.5倍!

五年投资回报445.5倍是个什么概念?

戎评想,在现有的金融体系下,这样的投资回报比,恐怕放在任何一个领域,那都是“神迹”一般的传说!

然而不论如何唏嘘,事实却相当残酷:

对于2011年12月21日之际的一个小小建议,“匿名大学生”并没有采纳。

他最终选择了买银行的理财产品。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位与“百万巨财”擦肩而过的大学生,也是相当诚实。

随着比特币的价格日益攀升,面对来自无数网友的“后悔警告”,他本人也可谓勇敢的站了出来坦诚表示自己不会投资看不懂的领域。


当然,这样的回答下面,也有人在不断的鼓动:

现在再买也不迟。

2013年11月16日,比特币价值450.26美元/枚,如果那位鼓动“匿名大学生”的某乎网友张小楼当时也同样行动的话,那么截止戎评撰稿此处的2021年3月11日19时,依照比特币实时单价5万5664美元来计算的话,网友张小楼仅仅是单枚比特币,便已经纯利入账5万5214美元,单枚比特币投资回报已达123.6倍。

无疑,在现行的金融体系下,这个投资回报,依然可以被称为“神迹”。

虽然,对于网友“张小楼”是否已经在2013年之际“上车”,戎评并不知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当年在此个回答下面不断替“匿名大学生”当年机会错失而百般惋惜的上万吃瓜群众,大多数人也只是抱着看热闹的态度在观望....


观望的原因很简单:很少有人会去投资自己看不懂的领域。或者说,很少有人愿意去真正的了解,比特币,究竟是什么。

什么是比特币?

戎评相信,在比特币早已爆火的今天,似乎“什么是比特币”这样一个问题,早已不是问题...

然而,出于照顾大多数读者,我还是需要简单的讲一讲:

什么是比特币?

按照“通俗”的解释:

比特币,就是一种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依靠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数据计算产生的,总数上限为2100万个的一种去中心化的虚拟加密数字货币。

关键词就一个:去中心化。
那么,何为“去中心化”?
戎评不知道大家是否留意过这样一个细节:
在日常生活中,每当我们在扫码抑或是刷卡支付之后,银行总会发送一则短信,告知扣款余额。
明明是你在购物,银行是怎么知道的?
原因很简单,因为在传统的金融规则设定中,大到货币发行、小到转账汇兑,在设定金融体系中,每一个微小的动作,无一例外的都是围绕以银行为代表的货币发行机构来进行的。

换一句话说,在此种情况下,货币发行机构就是整个金融系统的中心。
于是我们看到,每当经济过热时,承担货币供给中心地位的央行,便会银根紧缩,每当经济下行时,宽松的货币政策总会应时推出....
而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秩序,诸如大额跨境汇兑、不明来源存款、反常市场交易等经济犯罪高发行为,也会在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体系中心协助下,受到权力机关的监察。

然而,“双刃剑理论”告诉我们,没有什么东西会是完美无缺的。

诚然,在中心化的货币规则下,凭借货币发行机构对金融活动的动向把控,在诸如货币发行总量调节、经济犯罪打击监管等必要行为时能够获得很大的助力。

然而,调节总会失误、监管往往意味着丧失一部分的自由。

诸如货币滥发、汇兑限额、个人隐私记录等等问题,被相当一部分推崇“极度自由”抑或是有“特殊需要”着的人群,引以为恶...


而这些人中,有这样一个人,抑或是有这样一个团队,名为“中本聪”。

直到今天,没有谁知道“中本聪”究竟何人。

但是全世界都知道,正是因为中本聪的存在,一种相较于传统的中心化货币,可以说是走向了完全相反极端的,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不需要经过任何中心交易、无国界、无监管、只需要点一下鼠标,就能24小时全球交易的去中心化货币—比特币,才得以诞生!


事实如此:在比特币的世界中,没有谁是主宰,又或是每个人都是主宰。

在一套共同的规则下,比特币的最终上限被永久设定为了2100万个,曾经存在于传统中心化货币中的货币滥发、汇兑限额、转账记录留存等等诸多问题,都似乎被一劳永逸的解决了。

在比特币信仰者眼中:比特币就是一套完美的自由货币。

然而,正如“双刃剑理论”下的传统中心化货币弊端尽显,难道仅仅是因为被赋予了彻底的“自由”,以“去中心化”为自我标榜的比特币,就如此轻易的创造了完美吗?

完美的背后

2019年8月,一个名为“BitInfo Charts”的,专注于跟踪已知地址中比特币分布的专业信息网站,发布了一个惊人的数据统计结论:

前2.8%的钱包地址,拥有了现存总计95%的比特币。

当然,拥有类似看法的不仅仅只是“BitInfo Charts”。

在去年8月的一篇报道中,彭博社同样发表了类似的统计数据:

靠前2%的账户,控制了95%的比特币。

当然,得益于比特币的“分布式记账原理”,每一名参与比特币交易的人,都能够实时的看到账本的变化。


从上图可以看到,红框内的地址占比一共是2.39%,这些地址持有的比特币,占当前全部比特币的94.89%。

显然,无论是“BitInfo Charts”也好,抑或是彭博社也罢,他们的统计数据结果,并没有大的差错...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

在一个完全自由的交易环境中,当2.39%的账户,控制了多达94.89%的流动选择权时,会发生什么?


或者我们换一种说法:

在一个既没有权威独立第三方,又没有任何对等谈判条件的地方,当2.39%的人,主宰了多达94.89%的人的生死时,会发生什么?

戎评只想到了四个字:为所欲为。

事实上,这也是当下“币圈”的常态 ——在没有任何法律可言的比特币市场中,庄家洗盘、拉盘、抛盘,虚造流动性、疯狂割“韭菜,犹如一日三餐。

不过,对于大多数的“比特币信仰者”而言,这样的“币圈常态”并不能使得他们认清自己“韭菜”的本质。

他们会大谈比特币,完全有别于其他一切“山寨币”的健壮性;

他们会强调比特币相较于一切传统货币的“抗通胀性”、“保密性”、“流动性”

....

但是,比特币真的这么别具一格的“秀”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大家不妨随戎评一起来回顾一下最基础的经济学原理。

首先戎评需要大家告诉我:下面这张图里的白色物体,是什么?


这个问题并不难,大家都知道这不过是一张白纸。

白纸有什么用?

这是它的价值:能画画、能写字、还能折一只纸飞机...

于是在某一天,为了拥有一只纸飞机,你掏出了一张名为“钱”的纸,去换了一叠上面的白纸。


可是,同样都是纸,凭什么更小、更少的“纸”仅仅只是因为多了一个伟人的人像,就能换取多得多的“纸”?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是“货币”。

虽然与上面的白纸一样,一张五元钱的纸币都是纸,但是跳出与一般白纸所共有的,同样作为一张纸的“实用价值”以外,这张更小的五元纸币背后,还有货币发行机构之上的国家主权信用背书、以及一定数额的黄金储备托底...


但是,第二个问题来了。

国家主权背书相当抽象,黄金储备我们也根本难以接触,那么什么都没有摸到的我们,为什么还是选择默认了"钱"可以买到纸?

对于这种“默认,戎评将之称为“共识”。

原因很简单,因为所有人都明白,这一张小小纸币的背后,站着的是一整具“国家机器”,所有人都知道,作为货币发行的信用背书,一定数额的储备黄金将成为货币的价值尺度....

但是,比特币呢?

诚然,在明晰了比特币的算法规则之后,一种基于规则认同的“共识”产生了,这代表着比特币价值的产生

                     ——2010年5月22日,家住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程序员拉斯洛·汉耶茨,以1万枚比特币的代价,在“比特币报告”网站上,成功的向另一位用户购买了价值41美元两个披萨。

这是比特币发展历史上的第一次公开交易。


这个时候,认同比特币支付价值的有两人。

在两人的“共识”下,比特币的支付价值,约为0.041美分/枚,约合人民币0.3元/枚。


当然,故事还并没有结束。

2010年8月4日。

在长达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陆续使用了7万个比特币购买了14个披萨的程序员拉斯洛,终于还是选择了“终止交易”。

在这一天,程序员拉斯洛更新消息说:我没想到这个交易那么火爆,我手上的比特币已经用光了,我每天也挖不到几千个比特币了。所以我不得不终止交易了。非常感谢那些已经和我完成交易,给我买披萨的兄弟。

这里有两个关键点:

1、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了比特币的价值。

2、在规定算法中,新比特币的获取,越来越难。

两者似乎并无多少直接的联系,或者说,两者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

2010年之际,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了比特币的价值?

程序员拉斯洛用1万枚比特币购买价值41美元的两个披萨,首次赋予了比特币“支付价值”。

而在此之上,规则永久上限为2100万个的总量设计,使得一部分人对比特币的未来“单价”看涨...


投机产生了。

咱们且不提当年是否有人“高瞻远瞩”的能够预测到比特币在今日的天价,反正最坏的结果——随便开机挖上两天的比特币,至少换来的披萨,比电费要划算。

然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共识”下,为区块链事业贡献算力,参与记账,获取比特币奖励。

当然,这还不是最绝的。

作为初始设计,为了保证让比特币新区块的产生速度在平均每10分钟产生一个而设置的动态参数,比特币的挖矿难度,是会随着算力的增减,而不断增减的。


这就好比做算术题。

解题轻松时,就换难一点的试卷,解体困难时,就给你降低难度。

一方面是已经具有的“支付价值”;

一方面是2100万个的最终上限;

一方面又是不断矿工加入下,堪称飙升的挖矿难度;


在价格的不断顿挫飙升下,比特币格局形成了:

以早期忠诚玩家+后期入场资本大鳄为代表的比特币前2.39%的账户,控制了多达94.89%的比特币份额。

多达97.61的后期入场散户,共同掌控了剩下的5.11%的比特币份额。

接下来的戏码,似乎就只是大户拉升、小散跟进、大户砸盘套现的传统戏码....


别开玩笑了!

比特币市场,可没有股市这么良心...

股市有证监会盯着、有国家法律罩着,就算“割韭菜”,那也要考虑社会影响,遵循基本法!

比特币市场是什么?

无法无天!

玩股票,那最少也得一手吧,也就是100股;某支股票要搞“增发稀释”,那一套法律程序走下来,没有半年也得三月!

比特币呢?

你不妨瞅瞅,现在交易单位已经分到小数点后几个零了!


事实如此,所谓比特币,那就是一场大户坐庄传播财富神话,小散不断入场,围着那全部5%,甚至越来越少的份额,在一个无法无天的地方,被反复砸盘收割的悲剧!

当然,您还甭担心那5%的份额,不够大户吃喝。

比特币可是网络货币,朝上的2100万个虽然被堵住了,可是朝下,那是能够被极大拆分的!

1比特币,可以往下拆分成多少?

1亿聪!

这意味着即便是以目前1862万枚比特币流通量中那5%的小散数量,即93万枚左右的数量,倘若在未来某一天以“聪”为单位进行交易的话,那么他的总量,就能轻易超过当前全球股票总数!


当然,比特币大佬们也并非无所畏惧。

他们最怕的事情只有一件:

再也没有新的“韭菜”入场...

文章最后,戎评有话说

2015年,美国网络安全专家约翰.迈克菲在Twitter上和人打赌,如果三年内比特币的价格不到50万美金一枚,他就要在全国观众面前直播吃“鸡”。


此外,他还坚信,到了2020年,比特币价格至少在100万美元/枚以上。

但是很不幸的是,一直到戎评撰稿此处的3月12日晚23时,比特币的单枚价格,依旧没能超过6万美元。


对于约翰.迈克菲究竟是否履行赌注,戎评并不关心。

在我看来,他之所以敢立下如此毒誓,其实瞄准的就一个点:人性的贪。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人们不敢投资加密货币,是因为不了解其运作机制”。

今天,戎评把它的运作机制大致说清楚了。

我相信,今天的“科普”在劝退一批人的同时,恐怕也难免会让另一些人生出侥幸...

我不加杠杆,行不行?

我长期持有,行不行?


对此选择,戎评不便评说,我只能再次重申自己的见解:

比特币的本质是一段代码,充其量,只是虚拟资产,他或许有利可图,但是说到底,货币所天然具有的价值尺度、价值贮藏和交换媒介三大职能,它一个也没有!

最后,让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那个问题:

比特币,能涨到50万美元/枚吗?

戎评想,这个答案,你说了不算、我说了不算。

真正说了算数的,只能是比特币市场中那掌控了94.89%份额的前2.39%的账户拥有者。

只要大佬开心,只要韭菜足够,涨到5000万美元/枚,又有何妨?

可是扪心自问。

你是大佬,还是韭菜?


声明: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

更多 矿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