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数字货币浪潮:人民银行版“正规军”正加速驶来
来源:彭博新闻社
试想一下,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商业银行自助取款机(ATM机)取现提示语音或许会变成,“尊敬的储户,取纸币请按1,取数字货币请按2并输入您的数字钱包码。”
随着电子支付的发展和推动,数字货币(Digital Currency)正以势不可挡的脚步走来。中国作为全球电子支付的领军者,有可能成为主要经济体中第一个推出官方数字货币的国家。
中国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8月公开表示,“从2014年到现在,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已经进行了五年。从去年开始,数字货币研究所的相关人员就已经是‘996’(每天从上午9点工作到晚上9点,每周6天工作制)了,做相关系统开发,央行数字货币现在可以说是呼之欲出了。”
为了避免在数字货币推出后在取款机前茫然失措,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中国数字货币的来龙去脉。
1、中国央行的计划
中国央行迄今尚未公布具体数字货币白皮书或相关计划,但是央行实际上自2014年起就开始研究相关课题,彭博综合央行穆长春、央行副行长范一飞等在内的发言显示,针对中国这样一个已经高度去现金化的社会,初期央行数字货币设计注重M0替代,而不是M1、M2的替代,即仅限于取代现钞,让居民用于各类支付。M1和M2基于商业银行账户,已实现电子化或数字化,没有用数字货币再次数字化的必要。
与现行货币发行体系一样,将由人民银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者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而且商业机构向央行全额、100%缴纳准备金,因而保证数字货币依然是中央银行负债,由中央银行信用担保,具有无限法偿性。
2、与先行者区别
比特币是最负盛名的数字货币,除此之外的加密货币林林总总数以百计,其中最近令监管机构比较担心的是Facebook公司今年6月提出要创建数字货币Libra,监管担忧Facebook有能力利用其先进技术和庞大的客户群体,来创造一种会对国家主权构成挑战的货币。Facebook Inc.此前告诉美国参议员们称,支持其加密货币Libra的最初一揽子货币可能包括美元、欧元 、日元、英镑和新加坡元。
而政府推出的官方数字货币仍屈指可数,包括乌拉圭发行的e-Peso、瑞典计划今年启动发行电子货币e-Krona试点等。
和比特币这类数字货币对比,中国央行的数字货币将是中心化的,这与区块链和比特币的“去中心化”存在本质区别。即央行对数字货币有唯一的发钞权,资金流转方面央行可以知道自己的货币流转情况,而比特币有机器就可以造币,并且是匿名的。
3、如何使用数字货币?
中国央行尚未公布具体的数字货币标准和使用方法,但从使用纸钞和硬币的生活经验来看,我们首先需要一个钱包来装“钱”。能装数字货币的钱包必然也是虚拟钱包,我们需要可以识别它的身份,也就是说需要注册或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数字钱包,兑换出来的数字货币将进入这个钱包。
穆长春8月的讲话强调了央行数字货币主要用于小额零售高频的业务场景。他表示,“为了引导央行数字货币用于小额零售场景,不对存款产生挤出效应,避免套利和压力环境下的顺周期效应,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级别钱包设定交易限额和余额限额。另外可以加一些兑换的成本和摩擦,以避免在压力环境下出现顺周期的情况。”
4、中国为什么需要数字货币?
即便是电子支付十分发达的中国,在账户服务和通信网络覆盖不佳的地区,民众对现钞的依赖程度仍然很高。而瞄准M0的数字货币,自然是剑指纸钞和硬币在流通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例如其发行、印制、回笼和贮藏等环节成本较高,流通体系层级多,携带不便、易被伪造、匿名不可控,而且存在被用于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风险。
此外还有一层未被道破的原因,那就是在数字货币尚未有统一标准而全世界都大力研究的情况下,中国央行的先行先试有可能在统一标准上烙下自己的印记,避免人民币在未来的世界货币体系中继续受制于人。正如中国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所言,“货币的背后是利益、权力、政治、国际政治、外交。”前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就预计,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国际化、全球化的一种货币,是一种强势的货币,导致主要货币和它产生兑换关系。
5、人们会选择使用嘛?
很难说。至少目前来看,人行的数字钱包仅仅只是一个钱包,而在中国最普遍的电子支付手段–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还附加了社交、电子商务、打车、结账和投资等功能,用户虽然没有利息收入,但可以进行各类投资,央行的数字钱包可能很难提供相似功能;央行报告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网络支付业务达58.00万亿元,同比增长13%。
6、为何不使用区块链架构?
央行在最初研发时曾尝试采用区块链架构,但区块链技术显然无法满足同时进行的大规模交易。穆长春指出,“去年双十一的时候,网联的交易峰值达到了92771笔/秒,比较一下,比特币是每秒7笔。以太币是每秒10笔到20笔,Libra根据它刚发的白皮书,每秒1000笔。”
由于该技术未能达标,央行决定技术中立,不预设技术路线,不排斥通过任何技术路线实现目标,完全交由几家指定运营机构采取不同的技术路线进行研发,功能上达到高并发需求门槛即可。“比如因为是针对零售,至少达到30万笔/秒。”
此外,央行数字货币是可以加载智能合约的,但为了避免其成为有价票证,央行仅会加载有利于交易媒介、价值储藏、计账单位这些货币职能的智能合约,对于超过上述职能的智能合约会保持审慎态度。
7、隐私问题
相对于比特币的匿名,央行的数字货币希望在像现金一样易于流通的同时,还能实现可控匿名,如何保护使用者隐私就成为万众关注的问题。如穆长春指出,央行数字货币要在保证交易双方是匿名的同时保证三反(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这两个之间要取得一个平衡。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此前在文章中称,央行可要求相关机构报告大额及可疑交易,央行还可以对其设置每日及每年累计交易限额,并规定大额预约兑换;甚至在必要时,可考虑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兑换实现分级收费。
范一飞对央行数字货币加载智能合约亦持审慎态度。加载除法定货币本身功能外的智能合约,还可能侵犯公民隐私权,不利于个人权益保护。
8、中国央行还面对哪些难题?
根据中国央行官员披露的信息,未来将发行的数字货币将严格限定于现金兑换,而非替代所有货币的数字货币。中国银行前副行长王永利撰文指出,流通中现金已经越来越多地被电子货币所取代(货币数字化),其在货币总量中的比重仍在持续降低,在现有的电子货币体系之外,再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弄一套新的数字货币体系,其实际作用和价值到底有多大?
在广袤的中国疆域上,尤其是边远的落后地区,推行的时间和成本也是一个问题。而如果中国央行推行的数字货币仅替代现金而不能替代存款,其国际化的空间恐怕亦非常有限。
数字货币运行体系与电子货币运行体系到底是什么关系?现行的电子货币体系是否稍作改进就可以发挥类似作用?两套货币体系如何协调管理?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央行数字货币如何控制使用范围与总量规模,才能不对存款形成冲击,又能充分发挥作用?在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呼之欲出”之际,王永利提出的这些问题似乎仍没有明确的答案。撰文/彭博新闻社
声明: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
-
2025盯着美国干这三件事就够了
2025-01-10 -
1小时15倍 AI MEME冲浪者防沉迷指南
2025-01-08 -
把握加密市场未来:投资者应保持强烈的好奇心
2025-01-07 -
2025年的Solana除了第二款手机 还会推出哪些产品?
2025-01-07 -
Tether USDT 市值和交易量为何下跌?
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