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的9种误解
有关作者:威廉·莫加耶尔(William Mougayar)是一位来自加拿大多伦多的的企业家,以太坊基金会顾问和CoinDesk旗下Consensus 2016的活动顾问。同时还是《The Business Blockchain》一书的作者。
在本文中,莫加耶尔探索并试图揭穿有关区块链智能合约的一些最大的误解。
智能合约是区块链的关键支撑技术,但是很多人对智能合约的各个方面存在很多误解。
当智能合约达到完全部署的时候,智能合约的存在意义将不亚于HTML标记语言(该语言能够使所有信息在网上公开发布)的发明。智能合约可以使我们在区块链上编写我们想要的世界,还可代替许多昂贵或效率低下的中介结构来履行职能。
智能合约这一概念最早由尼克•萨博(Nick Szabo)在1994年引入。但是在之后很长一段时期,智能合约都处于被埋没的状态,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因为在当时没有平台能执行这种智能合约,直到 2009年区块链技术的出现。现在,智能合约正在进入全盛时期。尤其是自从以太坊对智能合约进一步的推广之后,智能合约的发展迅速更是前所未有。
就如其它热词一样,智能合约越有名,应用的就会越广。应用的越广,就越容易被误用或滥用。因为智能合约对不同的人,其价值意义也不尽相同。
本文列举了9种对智能合约的误解:
1.智能合约与协议合同一样
事实是否定的。根据尼克•萨博(Nick Szabo)最初对智能合约的定义,智能合约能够让违反协议的一方付出昂贵的代价,而智能合约是通过“数字方式”来掌控现实世界的贵重资产。
所以,智能合约能够通过执行实现一种特定的需求,能够证明某些条件是否获得满足。这些实现过程都会相当的严格,例如,如果你没能按时完成对一辆汽车的付款,汽车将会被智能合约数字锁定,直到完成支付才会解除。
2.智能合约就像是“李嘉图合约”(Ricardian contracts)
不。伊恩•格里格(Ian Grigg)的“李嘉图合约”是一种语义表征,能够对协议双方所要履行的责任进行跟踪。然而,这对于区块链来说,使用或不使用智能合约都能够做到。并且,通常情况下,李嘉图合约的执行过程中需要多个签名。
3.智能合约具有法律效力
智能合约目前并不是法律,但是它可以代表法定协议的一部分。另外,智能合约合法化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
智能合约的执行结果可以作为一种审计跟踪,用来证明法定协议的条款是否被执行。
4.智能合约包括人工智能
智能合约本身并不是真的非常智能。
智能合约实际上是运行在区块链上的软件代码,由一些外部数据来触发智能合约,然后对另外一些数据进行修改。
5.智能合约是区块链应用
智能合约通常就是去中心化(区块链)应用程序的一部分。一个特定的去中心化应用可以包含多个智能合约。
例如,如果智能合约的某些条件获得满足,然后程序将会被允许进行数据更新。
6.智能合约的编写过程很简单
这种说法对也不对。编写一种简单的智能合约可以说相当简单。尤其是,当你使用一种特殊的智能合约语言(如以太坊的Solidity语言)的时候,只需要几行代码就可以编写出一个很复杂的程序。
不过,还有一些更先进的智能合约生成方法——使用“oracles”。Oracles是一种数据源,将可操作的信息传送给智能合约。
7.智能合约只能为开发者所用
目前的确如此,但是我们会很快看到更加用户友好型的方法出现,允许所用的商业用户通过图形用户界面或者文本语言输入来配置智能合约。例如,以太坊的Mist浏览器正在朝这一方向努力。
8.智能合约不安全
并非如此。例如在以太坊实现过程中,智能合约是被当作类图灵完整程序来运行的,也就是说,智能合约的执行最终会结束,并不会无限循环下去。
9.智能合约限制了应用程序
并非如此。如HTML,应用程序受到编写人的限制。智能合约可以成为现实资产、智能资产、物联网和金融服务工具相互联系的理想方式。
智能合约几乎可以应用到所有状态随着时间改变的事物。
原文:http://www.coindesk.com/smart-contract-myths-blockchain/
作者:William Mougayar
编译:Kyle
稿源(译):巴比特资讯(http://www.8btc.com/smart-contract-myths)
声明: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
-
微策略的比特币债务循环:天才之举还是冒险的赌博?
2025-01-11 -
Multicoin:有些趋势永远不变 即便在2025年
2025-01-11 -
2025盯着美国干这三件事就够了
2025-01-10 -
1小时15倍 AI MEME冲浪者防沉迷指南
2025-01-08 -
把握加密市场未来:投资者应保持强烈的好奇心
2025-01-07